新闻动态

黄金价格最近几年的持续大涨,和全球央行购买行动密不可分。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比重已从10%提高到24%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0点击:15

最近一段时间黄金价格再次出现飙升,国际金价已经上涨到3200美元以上,上海金交所的黄金价格也已经到达了760元以上,金店里面的黄金首饰更是开始逼近千元每克。由于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不少人跟风囤积黄金,部分金店甚至还要排队。和黄金有关的股票和ETF也出现了明显上涨,大家都在看好黄金的进一步上涨。4月11日高盛将2025年底金价的预测上调至每盎司3700美元(此前为3300美元),德意志银行的预测为3350美元,瑞银3200美元。做出这种预期的判断依据是强于预期的各国央行购金需求以及衰退风险上升带来的ETF流入提振因素。报告中甚至认为极端情况下,金价可能突破4200美元/盎司。


黄金价格最近几年的持续大涨,和全球央行购买行动密不可分。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占市场总需求的比重已从10%提高到24%,购买量较2011--2021年均值翻倍。德银研究的分析报告认为驱动各国央行购金的核心动机包括:长期保值或对冲通胀(88%受访央行认可)、危机时期表现(82%)及投资组合多元化(76%)。世界黄金协会2024年发布的《央行黄金储备调查》中披露66%的央行预计未来将进一步提高黄金在储备资产中的占比,而2022年的数据是46%。同时49%的央行预计美元储备占比将在五年内下降,以前这一比例是38%。


这么多人预期黄金上涨,基本面上来说主要是受到实际利率下降、美元疲软,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影响。从黄金的价格来说,今年年初大约2700美元/盎司,短短3个多月就涨到3200美元以上,单纯用以上的原因解释恐怕是不够的。是什么造成短期如此剧烈的上涨呢?美元。美债是全球公认的最安全的资产,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愿意长期持有的品种。但是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始终对中国抱有敌意,特别是近期使用关税来打击全球贸易活动,美债的安全性大为下降。投资者在失去了美债这一重要投资品种之后,选择了黄金作为避险工具。30年期美债短期内下跌接近10%,同期黄金上涨约10%,两者几乎是对等的。


造成黄金价格大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金是用美元在标价的,而美元近期出现了较大的贬值。美元指数(USDX),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从2月初109点已经下跌到跌破100点,弱势美元开始出现。作为最常见的外汇,欧元在美元指数下跌的同期维持稳定,于是在2月至今的1个半月时间内,美元兑欧元已经从0.96附近下跌到0.88附近,贬值约10%。这一幅度基本和黄金的跌幅一致,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黄金本身的价值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变化的是美元本身出现了下跌,于是需要更多的美元才能买到以前同样多的黄金。


那么现在中国投资者去买入黄金、黄金股和黄金ETF是一种好的避险和保值策略吗?并不是。首先是黄金本身已经有非常大的涨幅,相比二十年之前来说,现在的黄金价格已经接近当年的8倍。在那个时候如果说买入可以实现增值,二十年之后再来重复当年的行为结果显然是未知数了。其次是很多人在买入黄金的时候,参考的是2个基本价格。第一个是美国纽约金属交易所的美元基准报价行情,第二个是上海金交所以人民币为基准报价的行情。从这两个价格来看,确实是过去数年出现了大涨。如果考虑到过去的两年美元实际上出现了较大的贬值,而人民币虽然是以一揽子货币为基准,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人只是盯住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2年时间内人民币实际贬值幅度不小。


以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来看,2022年时候的低点大约是6.85左右,现在已经提高到8.13左右的水平,不到3年的时间贬值大约是18%到19%。2022年中期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大约是6.78左右,现在则是7.2左右,贬值水平要小得多。两者中间的差值实际上就是美元兑欧元在同期出现了10%左右的贬值。因此现在这个时候以保值的理由购买黄金和相关投资品种,已经不能说是完全意义上的避险,实际上带有非常强烈的投机因素。


对于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从中短期的交易策略来说,黄金ETF和黄金股可能仍会受到黄金价格持续飙升的影响继续上涨,投机的机会还是比较多而且也算是顺势而为。但是如果是有较为长期的打算,那就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很值得。同时现在很多消费者以投资为目的大量购买黄金,本身并不算是错误。只不过如果打着投资的旗号购买金首饰就可能吃很大的亏,例如今日某品牌足金首饰单价990元/克,投资黄金866元/克,回收价738元/克,而上海金交所最新的价格大约是760元附近。即便是买入投资黄金,每克亏损也在100元左右,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新闻资讯